DB5305∕T 194-2024 外来入侵植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牛膝菊属(保山市)
ID: |
D97D7163E0714EFB9052C70243F9D000 |
文件大小(MB): |
0.24 |
页数: |
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CCS B 16 DB5305,保山市地方标准,DB 5305/T 194—2024,外来入侵植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牛膝菊属,2024 - 09 - 10 发布2024 - 12 - 10 实施,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5/T 194—2024,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龙陵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昌宁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施甸县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腾冲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与农村能源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薇、段修安、杨春玲、王磊、邓琳、杨磊、谢飞、罗薇、尹晓青、胡正旭、,刘鹏飞、张林秀、刘金珠、于卓立、尹鹏熙,DB5305/T 194—2024,1,外来入侵植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牛膝菊属,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外来入侵牛膝菊属植物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危害特性、调查监测、防治措施、防,治效果检查,本文件适用于菊科牛膝菊属植物牛膝菊、粗毛牛膝菊的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2689 外来人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少花蒺藜草,HJ/T 80 有机食品技术规范,LY/T 2422 薇甘菊防治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牛膝菊属,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可四季生长危害,是旱田主要危害性杂草之一。保山市常见牛膝菊属植物,的形态特征见附录A,3.2,盖度,指样方中调查植物垂直投影的面积占样方面积的比率,3.3,频度,指样线法调查植物出现的几率(存在调查植物的样点数占总样点数的比例),4 危害特性,DB5305/T 194—2024,2,是作物田和次生演替区域的常见杂草,喜光、喜湿、生长迅速,对生境适应性强,种子没有休眠或,休眠程度低,开花早,同一生长季节可发生多代,种子量大,其生态幅度泛,营养生长迅速,很易扩散,且根部能分泌化感物质以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形成牛膝菊属植物单种优势群落,并建立大的杂草种群,以至于很难防除,给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5 调查监测,5.1 内容,参照NY/T 2689 调查牛膝菊属植物发生生境、发生面积、危害方式、危害程度、潜在扩散范围、潜,在危害方式、潜在危害程度等。掌握牛膝菊属植物发生动态,防范传入或扩散,为防治提供决策依据,5.2 等级划分,根据牛膝菊属植物的盖度(样方法)或频度(样线法),将牛膝菊属植物危害分为3个等级:,——1 级:轻度发生,盖度或频度<5%,——2 级:中度发生,盖度或频度5%~20%,——3 级:重度发生,盖度或频度>20%,5.3 成灾等级划分,发生程度为重度发生的,划定为成灾等级,6 防治措施,6.1 防治原则,6.1.1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牛膝菊属植物发生的不同生境及危害程度,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牛膝菊属植物发生危害,6.1.2 在牛膝菊属植物未发生区域:加强监测预警,防止牛膝菊属植物向未发生区扩散,6.1.3 在牛膝菊属植物已发生区域: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将牛膝菊属植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失和环境危害允许的水平以下,并避免或力求减少经济损失,降低环境危害,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6.1.4 农田实施牛膝菊属植物防治,应选用在对应种植的作物上登记的药剂,药剂选择应符合GB/T,8321 的规定,6.2 防治时期,外来入侵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不同,牛膝菊属植物的生长特性为边生长边开花边,结实。对牛膝菊属植物的防治较早为好,相比结实期,在开花期的防除效果较好,6.3 防治方法,6.3.1 物理防治,6.3.1.1 对零星发生或不适宜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的粮食作物田,在牛膝菊属植物植株结实前,结合田,间管理人工连根拔除,并集中烧毁或就地深埋,防止其结籽后扩散蔓延,6.3.1.2 对成片发生的牛膝菊属植物,采取机械铲除或割除,并结合化学、生物防治措施进行控制,DB5305/T 194—2024,3,6.3.2 生物防治,种植替代植物可以控制牛膝菊属植物的危害,通过混种甘薯,可以减少牛膝菊属植物种子和生物量,从而抑制牛膝菊属植物的生长,达到控制牛膝菊属植物、恢复生态的效果;坡地、路边、河流沟渠两侧,等可以种植绿化植物和绿肥植物,6.3.3 化学防治,6.3.3.1 耕地,每667 m2可选用23.5%乙氧氟草醚乳油30 mL~40 mL,兑水50 L土壤喷雾,或25%辛酰溴苯腈乳油100,mL~150 mL,兑水15 L~30 L茎叶喷雾,6.3.3.2 非耕地,每667 m2可选用23.5%乙氧氟草醚乳油30 mL~40 mL,兑水50 L土壤喷雾,或25%辛酰溴苯腈乳油100,mL~150 mL,兑水15 L~30 L茎叶喷雾,或20%氟磺胺草醚水剂50 mL~100 mL,兑水20 L~30 L茎叶喷,雾,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 mL~70 mL,兑水30 L~40 L茎叶喷雾,6.4 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产地,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产地实施牛膝菊属植物防治,应遵照NY/T 3……
……